应用详情: “9月下旬开始,长江上游,如四川、重庆、贵州、云南地区等地也有了一些降水,上游来水逐渐增多,但这样的补水难以灌进鄱阳湖”,许继军说,如果明年雨水较为丰沛,鄱阳湖的生态会得到一定程度恢复,但也需要几年才能慢慢缓过来。
长久以来,全球考古界以三个要素作为判定文明的标准:冶金术、文字、城市。上世纪80年代,“文明三要素”随着风行一时的英国考古经典着作《最早的文明》影响至中国。而这三要素是西方从两河流域和埃及考古中提炼出来的,那是全球现代考古学的发轫之地。中国史前社会发展模式与两河流域和埃及不尽相同,同样的要素在不同社会有着不同的涵义,因此“文明三要素”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。。
-----主要功能------
在黄河中游的嵩山周围地区,距今8200年至7000年新石器时代中期的考古学文化,被命名为裴李岗文化,以最早发现的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命名。那段时期的整个中国,也被笼统地归纳为裴李岗时代,其后便进入文明形成的仰韶时代。贾湖遗址与裴李岗文化有较长时间段的重合,刚发现时,被理所当然认定为裴李岗文化范畴。但随着一些独特文化现象的出现,张居中认为贾湖与裴李岗文化有较大差异,应该命名为贾湖文化。俞伟超同意此说。另一些学者则认为,贾湖遗址与裴李岗文化大同小异,可以称为裴李岗文化的“贾湖类型”。 所以,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,就是确定中国的文明起源标准。这一标准必然建立在中国考古发现基础上。其中,浙江余杭良渚古城、辽宁建平牛河梁遗址等发现,提供了重要线索。尤其是良渚古城,在30年的时间里,考古人陆续发掘出高等级墓葬、祭坛、宫殿、水稻、城墙、大型水利工程等,一个距今五千年前后的发达聚落完整浮出水面。~
------创新亮点----
“9月下旬开始,长江上游,如四川、重庆、贵州、云南地区等地也有了一些降水,上游来水逐渐增多,但这样的补水难以灌进鄱阳湖”,许继军说,如果明年雨水较为丰沛,鄱阳湖的生态会得到一定程度恢复,但也需要几年才能慢慢缓过来。~
《春桃》 1983年,贾湖遗址考古发掘正式启动。从1983年到1987年,贾湖连续进行了六次发掘,最重要的文物都在这段时间被发现。21世纪以来,为了配合考古系学生实习和遗址公园建设,贾湖遗址又于2001年和2013年开展了迄今最后两次发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