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指甲是面“健康镜子”,别忽视这些信号
8047969分| 97195人| 9438372Mb
安全下载 普通下载
360手机助手官方下载,安全高速
已安装
《一次秘密启示uncut》
《一次秘密启示uncut》,

 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媛 通讯员 王宋明

  11岁男孩十个手指甲全部长成灰指甲、15岁女孩脚趾边缘的甲沟炎拖到不得不做手术……近两个月来,湖南省儿童医院皮肤科接诊了933例甲病患儿,超49%存在指甲营养不良,超20%是真菌感染(甲癣),约15%为甲沟炎,其余则与咬甲癖、外伤或甲软骨瘤等有关。这些问题看似“小毛病”,却可能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甚至生长发育。指甲出现哪些“信号”,需警惕潜在健康问题?哪些情况必须立即带孩子就医?湖南省儿童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孙磊进行了详细解答。

  拖鞋别混穿,11岁男孩十指全染灰指甲

  8月1日上午,孙磊接诊了11岁男孩陌陌(化名)。据陌陌妈妈讲述,孩子双手指甲近半年来逐渐变白、变浑浊,部分指甲增厚变形,尝试多种方法也没能恢复原状。经检查,陌陌患上了甲癣,即俗称的“灰指甲”。

  不少家长觉得灰指甲是成人专属疾病,其实儿童也可能患病。儿童甲癣多由家人交叉感染引发,若家长患有甲癣或手足癣未及时治疗,孩子一旦与家长共用拖鞋、毛巾等物品,很容易被传染。

  “甲癣初期,指甲会出现颜色变灰、变黄,甲板增厚、变脆等症状,严重时整个指甲会脱落。”孙磊介绍,儿童患甲癣后需及时就诊,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安全的抗真菌药物,必要时需口服抗真菌药物。同时,要彻底消毒孩子的生活用品,防止反复感染。

  15岁女孩涵涵(化名)从未想过,小小的甲沟炎会在数月后发展到必须手术的地步。几个月前,涵涵的大脚趾边缘有点红,她以为是穿运动鞋闷的,没太在意。后来,大脚趾按压时会流出淡黄色脓液,走路时疼痛难忍,如同踩在刀尖上。当时,涵涵想着“等考完试再好好治”,没想到甲沟炎发展成慢性嵌甲型。此时,她的甲周组织严重增生肥厚,部分指甲甚至穿透了甲沟皮肤,成为典型的 “因拖延治疗导致的重度病例”。

  孙磊介绍,甲沟炎是儿童常见的指甲问题,多因啃指甲、撕倒刺、修剪不当、鞋子挤压等导致甲沟损伤,细菌趁机入侵引发感染。甲沟炎初期表现为指甲边缘红肿、疼痛,严重时会出现化脓、肉芽增生,甚至波及整个指甲周围。如果孩子频繁哭闹、拒绝触碰手指,或指甲边缘有明显红肿,大概率是患上了甲沟炎,需及时就医,切勿自行挤压排脓,以免感染扩散。

  日常生活中,做好以下几点可有效避免甲沟炎:选择透气宽松的鞋袜,给脚趾留出活动空间;剪指甲时,让指甲长度与指尖平齐,边缘剪成平直状而非圆弧,避免深挖甲沟;运动后及时换掉汗湿的袜子,用温水清洁足部;看到指甲边红肿,可用温水浸泡后涂碘伏和抗感染药膏,不要用手撕倒刺。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,实则是守护甲沟健康的重要 “防线”。

  孩子爱咬指甲,可能是紧张和焦虑

  儿童指甲虽不起眼,却像一面“健康镜子”,反映孩子的身体状况。近年来,咬甲癖在儿童中越来越常见。这类孩子会反复、不自觉地啃咬指甲,多见于3至10岁儿童,严重时会导致指甲变形、出血甚至感染。有些孩子还会咬指甲周围的皮肤,引发皮肤破损、红肿。

  “孩子出现咬甲癖,可能与紧张、焦虑、压力大有关,比如刚上幼儿园、家庭环境发生变化等。”孙磊解释,部分孩子缺乏安全感时,会通过咬指甲寻求自我安慰;有些孩子模仿他人后形成了习惯。一般来说,随着年龄增长和心理逐渐成熟,咬甲癖会自行缓解。家长可通过多陪伴、多鼓励孩子,帮助其缓解紧张情绪,减少咬甲行为。若情况严重,出现指甲严重受损、感染等,需及时寻求专业医生或心理医生的帮助。

  近两个月来,省儿童医院接诊的患儿中,指甲营养不良占比达45%,症状包括:指甲变薄变脆、表面凹凸不平、出现白色斑点或横纹、甲板与甲床分离等。成因多样:有的是缺乏维生素(如维生素A族、B族等)或微量元素(锌、铁等);有的与外伤、咬指甲等行为相关;有的继发于湿疹、银屑病等皮肤病;有的与遗传因素有关。需要注意的是,甲癣与指甲营养不良症状相似,容易混淆,需及时到皮肤科通过真菌检查、皮肤镜检查等明确诊断。

  在诊室里,孙磊常遇到因孩子指甲出现黑色竖纹而惊慌的家长。这种情况可能是甲母痣——发生在儿童指甲根部(甲母质)的色素细胞良性增生。甲母痣表现为指(趾)甲上出现一条或多条纵向的黑色、棕色条纹,颜色均匀,边界清晰,通常从指(趾)甲根部延伸至指(趾)甲远端。大多数儿童的甲母痣为良性,但少数存在潜在风险,极少数可能发展为恶性黑色素瘤。家长需密切观察条纹变化,若出现宽度突然变宽、颜色加深或不均匀、边界模糊、指甲破损,以及周围皮肤出现黑斑、红肿、溃疡或肿物等情况,应立即带孩子到皮肤科就诊,通过皮肤镜检查或病理检查明确性质,后续需定期随访观察,必要时进行手术切除。

  正确修剪指甲,不要剪成圆弧状

  当孩子出现以下症状时,家长切勿拖延,应尽快带其到儿科或皮肤科就诊:指甲周围明显红肿、化脓,疼痛剧烈;指甲颜色异常(变黑、变紫、变灰),且范围逐渐扩大;指甲大面积脱落,或甲板与甲床分离;指甲问题持续超过2周未改善,或反复发作;同时伴随其他症状,如发热、皮疹、脱发等(可能提示全身性疾病)。

  孙磊提醒,儿童指甲问题的治疗需兼顾安全性和有效性,家长不要自行给孩子使用成人药物。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病情,选择外用药物、口服药物或局部护理方案,多数患儿经过规范治疗后都能恢复正常。

  预防儿童指甲问题,日常护理是关键,家长可以从4个方面入手:

  1.正确修剪指甲:坚持“两不两要”原则,不要剪太短,指甲长度以超出指尖1至2毫米为宜,避免损伤甲沟;不要剪成圆弧状,剪成平直形状,防止指甲向甲沟内生长。要用专用工具,给孩子准备单独的指甲剪,定期消毒,避免与成人混用;要及时处理倒刺,发现倒刺时,用剪刀从根部剪掉,切勿直接撕扯。

  2.纠正不良习惯:告别“啃咬”和“撕扯”。啃指甲、撕倒刺是导致甲沟炎的重要原因,家长要耐心引导孩子改正,比如通过玩具、绘本转移注意力;若孩子因焦虑、紧张而啃指甲,需关注其情绪状态,及时安抚。

  3.注意饮食均衡:为指甲“补充营养”。指甲的健康生长需要蛋白质、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支持,日常饮食中让孩子多吃鸡蛋、牛奶、瘦肉(补充蛋白质),新鲜蔬菜和水果(补充维生素),以及坚果、海产品(补充锌、铁等)。挑食、偏食的孩子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营养素。

  4.做好卫生与防护:减少感染风险。督促孩子饭前便后洗手,保持手部清洁,避免细菌滋生。避免共用物品,家人有脚气、灰指甲时,要单独使用拖鞋、毛巾,并及时治疗,防止交叉感染。保护指甲,孩子玩耍时避免接触尖锐物品,穿合脚的鞋子,运动时可根据情况套上防护手套。 【编辑:付子豪】

下载
应用介绍
应用详情:《一次秘密启示uncut》  但与此同时,公务员考试热度及竞争激烈程度近两年有增无减。10月25日,2023年“国考”报名已开启,计划招录3.71万人。国家公务员局招录计划显示,简称“国考”的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考2022年度计划录用公务员3.12万人,但2021年底的报考数据显示,在报考人数连续14年超百万后,2022年度“国考”报名人数首超200万,报名过审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68:1,参加考试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46:1。...
应用详情:  虽然莞佛二地都以制造业闻名,但在定位上有所不同,佛山将“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”,而东莞则提出“打造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强市”。同时,两地经济结构有所不同,佛山以内源性经济为主,本土企业居多;而东莞以外向型经济为主,承接了香港特区乃至亚太地区的经济辐射和部分产业转移。
  其中,武汉2021年GDP增速达到12.2%。可以看出,武汉在疫情平稳后经济迎来强势反弹。近年来,武汉由传统的重工业城市逐步向汽车整车及核心部件、光纤通信、芯片制造等智能制造产业发展,形成“光芯屏端网”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汽车制造和服务、大健康和生物技术、高端装备制造、智能建造、商贸物流、现代金融、绿色环保及文化旅游九大支柱产业。。

-----主要功能------
  “分级分类招聘是趋势,这就需要我们做好研究,及时推出对应产品。现在多数岗位只考行测、申论,未来可能要考三科,那么就需要培训三科。我们可能会减少每个班的班容,成本会降低一些。但因为培训项目增加了,可能收费会高一点。所以整体来讲应该没有什么太大影响。”张然分析。  目前,27个省份中有16个省份前三季度增速高于全国3%的平均水平。山西和内蒙古等能源重镇表现最为亮眼,山西的经济增速延续上半年的走势,前三季度以5.3%的增速继续保持全国领跑的位置。~

------创新亮点----
  目前,东莞已形成新一代电子信息、高端装备制造、纺织服装鞋帽、食品饮料等四个支柱产业,以及软件与信息服务、新材料、新能源、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等五个新兴产业。而佛山以智能家电、汽车、先进材料、现代轻工纺织和现代农业与食品为五大支柱产业。两地支柱产业增加值均逐年稳步提高。~


《一次秘密启示uncut》  上述观点得到了华为5.5G总经理高全中的认同。高全中表示,无线技术需要在5G的基础上持续演进来满足未来5-10年智能社会发展的需求。5.5G作为5G的升级版,其标志性的下行万兆、上行千兆、千亿联接和内生智能的能力,将成为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。高全中认为下行10Gbps及毫秒级时延将构建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桥梁,使能MR、XR、元宇宙产业规模发展。“总结来说,5.5G对比5G会有能力的持续增强,比如10倍网速的提升,新的物联、感知能力。”高全中表示。

版本:5.1.7

更新时间:2025-08-06 11:37:59

开发者:关于私语故事原始版有限公司
权限信息:权限详情 隐私政策:隐私详情
用户评论
加载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