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假出游高铁票怎么买最划算、如何快速找到车厢?这份秘籍请收好

分享到:

暑假出游高铁票怎么买最划算、如何快速找到车厢?这份秘籍请收好

2025-08-06 13:36:23 来源:中国新闻网
大字体
小字体
分享到:

  今年暑运以来,一批新线、新站投入使用,旅客出行更加便捷。暑假期间也是旅游旺季,不少旅客选择乘坐高铁打卡多个旅游景点,高铁票怎么买最划算呢?进站后又如何快速找到自己乘车的检票口和车厢?

  铁路票务再升级

  计次票、定期票惠及旅客

  业内人士建议跨城市通勤、出差、旅游的旅客,购买铁路部门推出的计次票、定期票。

  计次票指的是旅客90日内最多乘坐20次指定区间和席别的车次。比如旅客9天内要去往多个景点游览,可以购买一次多段行程的旅游计次票。该产品不限定具体车次。旅客可根据自己的旅游计划,在9天内灵活选择车次出行,价格也更为便宜。

  定期票是指旅客可以在30日内最多乘坐60次指定区间和席别的车次。

  这两种票不仅节省了旅客多次购票的时间,还能享受一定的价格优惠。以北京-西安-洛阳旅游计次票为例,若在铁路12306App单独购买火车票,在适用列车范围内,二等座累计票价在1180元左右,而旅游计次票为1008元。

  国铁广州局广州南站客运二车间副主任 朱群华:计次票更适合出行次数固定的人群,定期票适合高频通勤者。比如,广州南至珠海之间有90天20次的计次票、30天60次的定期票。旅客可以登录铁路12306官网或手机App,在“计次·定期票”专区选择相应线路和票种,根据需要进行购买。

  目前,这两种票务产品仅支持部分高铁、城际线路使用。乘车时,无需提前订座,可直接刷身份证进站,系统会自动核销次数或天数。计次票未使用可全额退款,已使用部分按原价扣除。定期票一经启用不予退票。暑运客流高峰期,可能会出现余票不足的情况,建议旅客提前预约席位。

  国铁太原站太原南客运车间副主任 李静:旅客最多可预约10个待使用席位。比如,旅客预约了8点的列车,为防止出现意外耽误,还可以同时预约9点、10点等其他列车。不过,未乘坐的列车,包括旅客取消行程后不再乘坐的列车,一定要记得在开车前取消预约,否则会计入乘车次数。取消预约不收取退票费。

  预约成功后,座位号会以短信的形式发送至旅客预留的手机号。

  乘坐动车如何快速检票上车?

  旅客出行,因为忽略了时间,延误上车的情况时有发生,如何快速找到自己乘车的检票口和车厢?铁路部门又有哪些便捷措施呢?

  国铁太原局大同南站售票员 李卉:查看检票口信息有很多渠道。每个车站大屏会滚动显示相应车次的检票口。也可以在中国铁路12306手机App中,查询您的检票口提示。另外,打印出来的行程信息提示单或者报销凭证上,一般也会显示检票口信息。此外,在中国铁路12306网站的“信息查询”、手机App首页的“车站大屏”也可以查询到检票口信息,这样旅客在赶往车站途中就能提前找到检票口。

  旅客检票进站后,如何快速找到自己的车厢呢?

  国铁太原局大同南站客运值班员 张家莺:现在大多数车站都在旅客进入站台处的LED屏上显示车厢排序信息,旅客通过排序能判断自己的车厢是应该往前走还是往后走。很多高铁站还设置有黄、绿、蓝、紫等颜色的地标,地标上标注的数字代表列车停靠站台后车厢所在的位置。

  正常编组的列车,前进方向的第1节车厢为1号车厢,车厢号从小到大。通常蓝色地标代表8节编组的正编列车车厢,黄色地标代表16节编组的正编列车车厢。

  反向编组的列车,车厢号则从大到小。通常紫色代表8节编组的反向编组列车车厢,绿色地标代表16节编组的反向编组列车车厢。

  为了确保旅客暑期出行方便顺畅,国铁广州局针对南方雷雨天气频发的情况,通过官方平台和车站广播公告动态发布列车开行信息。车站安排专人做好老年旅客帮扶引导,候车厅和列车上派专人负责温度调控。暑运期间,深圳北站每天客流高达40万人次。为了方便进出站旅客快速疏散,车站采取了加派人手、增加验票口等多种方法,避免旅客滞留。

  国铁广州局深圳北站值班站长 刘慧:我们在车站配备了指示线路的电子指示屏和地面流线,旅客根据这些提示性的设置,很容易就能找到地铁、公交站和出租车站点。

  (总台央视记者 许景云) 【编辑:付子豪】

【编辑:葛成】
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

经济新闻精选:

换一批
本网站所刊载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。 刊用本网站稿件,务经书面授权。
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建立镜像,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
[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(0106168)] [京ICP证040655号] [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] [京ICP备05004340号-1] 总机:86-10-87826688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15699788000 举报邮箱:jubao@chinanews.com.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
Copyright ©1999-2023 chinanew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

评论

顶部